志蓮淨苑位於香港及九龍半島中心,坐北向南,背靠鑽石山,左承慈雲山蔭澤,右蒙獅子山護庇,始建於一九三六年,佔地三萬多平方公尺。
志蓮淨苑本為富戶陳七的花園別墅,因陳七敬仰佛教,便將別墅廉價售予覺一法師及葦庵法師兩師徒,以弘揚佛法。一九九八年一月香港政府重新規劃鑽石山區,淨苑遂應此機緣,以唐式木構古建築重建佛寺,並於一九九八年一月六日(農曆十二月初八,佛陀成道紀念日)落成開光。
志蓮淨苑的規劃設計取材自盛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北壁「觀無量壽經變」 壁畫中的佛寺建築形式,揉合古代叢林 「 七堂伽藍 」規模。
這座仿唐寺院建築群由二十多座木構作單體建築,藉以表現出結構與藝術的統一,而寺中的木是加拿大長了數百年的黃檜木,可防蟲防蛀,屬罕有品種,基於坐北向南的設計,檜木的香味可向四方飄送。志蓮淨苑的仿唐建築是以四合院形式建造,用木條入榫搭建而成,布局層次分明並以「通達自然,與天地融合」為宗旨,建築群根據中軸線平均分布,南為山門,景觀開揚,東有迴遊式山水園景,曲徑通幽,西有唐式枯山水庭園,甚富禪趣。表現出唐代主客、尊卑觀念。
志蓮淨苑唐式建築群,坐北朝南,主要殿堂皆位於南北中軸線上,左右以配殿或廂房陪襯,會聚於中庭主院,正中突出主殿的地位,建築的等級也比較高。從山門起,經天王殿至大雄殿,等級依次遞昇,以大雄殿建築等級為最高,尺度規模也最大,再向後為法堂、藏經樓、方丈殿等,建築等級降低,規模也減小。東西兩側安置附屬殿堂作為供奉佛像的配殿,均衡對稱,成為"三進三重門一院"式佈局。
由"一重門"山門進入"第一進"荷花池。即由中軸線的入口,到一個寧靜清幽的環境,和池水花香,滌淨入寺信眾的心靈塵垢,仿似進入一真正清淨世界的境界。兩邊是長廊環抱荷花池並設東門和西門,過道盡端是"二重門"天王殿。它是佛寺的主體建築之一。
進入二重門便是"第二進"面對正殿大雄殿,是佛寺的主體建築。中為丹墀,兩側由藥師殿(志蓮淨苑的東配殿),觀音殿(志蓮淨苑的西配殿),鐘樓(天王殿的右面),鼓樓(天王殿的左面),客堂和祖堂組成。由此觀之,可以看到志蓮淨苑如何仿唐建築和強調對稱式庭院布局。
進入二重門便是"第二進"面對正殿大雄殿,是佛寺的主體建築。中為丹墀,兩側由藥師殿(志蓮淨苑的東配殿),觀音殿(志蓮淨苑的西配殿),鐘樓(天王殿的右面),鼓樓(天王殿的左面),客堂和祖堂組成。由此觀之,可以看到志蓮淨苑如何仿唐建築和強調對稱式庭院布局。
從大雄殿北門入"第三進"有法堂、藏經樓、方丈室、念佛堂等;於寺院東北丘地為"一院",建有萬佛塔。四周以迴廊環抱整座建築群;迴廊設直櫺窗,造成內外交融的迴環呼應,舒廣開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